EBC外汇平台分析师全神贯注于全球财经走向,第一时间将最前沿的金融资讯带到您身边。
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宣布暂停多数关税90天,然而,25%的汽车及零部件进口税却被保留,这一决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,在密歇根州商界和汽车业引发了激烈反弹。作为特朗普2016和2020年关键票仓的“汽车之州”,如今正深陷困境,面临着供应链混乱、工厂停摆和销量暴跌的危机。这背后,是全球化汽车产业与单边关税政策的激烈碰撞。
1.三大矛盾,点燃行业怒火 -密歇根“背刺”:从支持到抗议的转折:底特律地区商会和密歇根汽车协会联合发表声明,言辞激烈地痛批关税政策,称其“破坏供应链、削弱竞争力”。此前,这些团体就曾发出警告,称关税将“重创汽车工人”,可特朗普依旧坚持征税。州长惠特默(民主党)紧急前往华盛顿,呼吁豁免,她直言“汽车和能源是民生底线”,但白宫并未给出明确回应。这使得密歇根州从曾经对特朗普的支持,转为如今的强烈抗议。
-连锁反应:工厂关闭、工人失业、销量崩盘
-生产瘫痪:斯特兰蒂斯(克莱斯勒母公司)已关闭墨西哥、加拿大两家工厂,这一举措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,波及到美国五家关联工厂,900名工人遭到临时解雇。
-进口冻结:多家车企为了避税,被迫限制美国进口车数量,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给短缺,让本就艰难的汽车市场雪上加霜。
-十年阴影:行业预测显示,如果贸易战进一步升级,美加今年汽车销量可能锐减180万辆,未来十年的增长也可能归零,汽车行业前景一片黯淡。
-豁免谜题:特朗普的“选择性慈悲”:特朗普虽称“考虑豁免困难企业”,但汽车业却未被点名提及。其关税规则更是矛盾重重,墨加产车辆虽被征税,但符合《美墨加协定》条款者可抵扣“美国含量”价值。这种复杂的设定不仅没有解决问题,反而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,被批“用官僚主义折磨产业”。
2.政治豪赌的经济代价 汽车关税如今已成为特朗普贸易战的“阿喀琉斯之踵”。一方面,得罪了关键选民,密歇根州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,选民们对特朗普的这一决策极为不满;另一方面,威胁到美国制造业根基,汽车产业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关税政策对其造成的冲击,也影响到了整个制造业。
随着5月3日零部件关税生效日的临近,行业恐慌情绪还将进一步发酵。如果白宫继续无视密歇根州的警告,这场关税风暴很可能演变为政治反噬。在2024年大选中,汽车工人的选票或许就会成为特朗普的“滑铁卢”,让他为自己的关税政策付出惨痛代价。